学院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展台
苏远大教授出席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五次理事扩大会并发表获奖感言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颁奖典礼-获奖团队合影(右二右三分别为陈阜斌和骆坤)
2020年10月17日至2020年10月21日,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在重庆召开。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组委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与成矿专业委员会、国家基金委地球科学部等共同发起主办。此次会议分92个专题相继展开口头报告、张贴报告等学术交流活动,80余家单位4000余人参加了会议及展览。
我校刘可禹教授、李振春教授、张军华教授、苏远大教授、宗兆云教授等8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50余人做了现场报告。多名教师作为会议召集人或主持人参与了专题报告,其中,印兴耀教授等作为主要召集人的第56专题《油气地球物理》是此次大会92个专题中的最大专题,该专题共有76个口头报告和48个张贴报告。此外,学校还在会议展厅设置展板,既展示了我校地球物理学及其相关学科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及高层次人才招聘信息,也为我校参会校友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五次理事扩大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颁奖典礼,李振春教授、苏远大教授、宗兆云教授等师生参加了理事扩大会议。由我校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唐晓明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超远探测反射横波测井理论技术突破与装备工业化”,孙成禹教授、唐杰副教授参与完成的项目“微动探测理论方法、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刘展教授参与完成的项目“深地探测地球物理多维多参数协同创新技术及应用”获2020年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苏远大教授获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这是我校继杜启振教授和韩同城教授后第三位获此奖项的教师。骆坤、陈阜斌、郑轩等学生组成的团队获地球物理知识演讲大赛地震测井组特等奖,娄璐烽、王心如、张余健等学生组成的团队获地球物理知识演讲大赛固体地球物理组二等奖,骆坤获大赛地震测井组最佳辩手奖。瞿晓阳、黄敏敏等学生获2019年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优秀学生论文。
会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陈晓非院士,滕吉文院士、潘永信院士以及熊盛青、张东宁、底青云副理事长和郭建秘书长分别为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奖者和地球物理知识演讲大赛获奖者代表颁发证书。苏远大教授代表团队领奖,并发表获奖感言。
为推动地球物理科技进步,提高地球物理学科研究和应用水平,促进地球物理事业发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授权,设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分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创新奖。本年度共有12个项目团队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
傅承义青年科技奖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专款设立,旨在促进地球物理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鼓励45岁以下地球物理工作者的创新性工作。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本年度共有8位青年学者获傅承义青年科技奖,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2001级校友、电子科技大学王华教授亦获得该奖项。全国大学生“创新杯”地球物理知识竞赛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至今已举办6届,旨在推动地球物理学科发展,促进各高校交流,探索地球物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地球物理专业知识的能力。本届大赛全国有24所高校的59个团队参赛,分为地震测井组、固体地球物理组和重磁电组,每组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