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发展, 5月9日上午,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来院交流并举行海洋石油720物探船作业模型捐赠仪式。
交流会现场 徐明权摄影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乌干达公司总经理夏雨、中海辉固地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慧杰、物探事业部副总经理王智瑞、采办共享中心综合管理部经理张楠、物探事业部物资装备服务部主任张利军、物探事业部OBN船队经理张安宝,学校合作发展处处长、服务山东办公室主任胡义贵,青岛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庞善臣,建设办公室主任、副院长刘培勇,我院院长宗兆云、副院长王健以及地球物理系教师代表参会。
海洋石油720物探船作业模型捐赠仪式举行 徐明权摄影
宗兆云回赠学院文化纪念品 徐明权摄影
会上,王健从历史沿革、学科建设、科研和人才培养成就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学校学院基本情况,重点展示了学院“十三五”以来的标志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刘培勇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工业软件研发等方向,介绍了青岛软件学院建设进展和与物探领域相关的典型成果案例。王智瑞介绍了物探事业部基本情况、物探装备技术研发与进展、物探处理技术研发与进展,并提出了双方合作历史及展望。
双方一致认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依托智能算法开发、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定制化人才培养等方式,加强在关键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海洋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据了解,2024年7月1日学院党委书记牛庆玮、院长宗兆云带队登上中海油服海洋石油720船队观摩学习,详细了解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海上采集装备系统和海上地震勘探施工的全过程,并联合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的主题党日活动。海洋石油720船是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深海油气开发“五型六船”之一,是亚洲首艘最新一代深水三维地震物探船。船上配备有中海油服自主设计研发的地震采集“海经”系统,曾先后两次在赤道高温和北极极寒区域进行施工作业,填补了我国在极特殊海域进行三维地震勘探的空白。此次中海油服向我院赠送了海洋石油720物探船作业模型,国内仅有2套,按照一定比例还原了该船的风采。